铁矿石谈判临近尾声时,最终的结果却随着舆论的乱战变得愈发雾里看花。
昨日有媒体曝出,中方已决定跟随日澳之前的首发价,但合同期只从4月到10月,而下半年的价格则要继续谈判。同时,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虽然现在谈判尚未完成,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不会出乎业界的预期,即接受首发价,同时按半年计价。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媒体报道说,中钢协明确表态,中方没有接受首发价33%的这一降幅。
而“两拓”及淡水河谷这三大矿企则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之中。必和必拓称,一旦主要合同敲定,就会发布消息。
半年长协如同鸡肋
多位分析师认为,将铁矿石长协合同从一年改为半年的谈判前景已基本明朗。如果最终按此方式签约,这也将成为40余年来铁矿石谈判价格体系第一次出现“半年定价”的协议。不过业界对这一“胜果”却反应不一。
分析师曾节胜认为,关于下半年的谈判不会很快结束。拖一下可能对中方有利,这主要是看市场需求的变化。如果持续向好,那么在下半年继续接受33%的降幅也说得过去,如果形势调头向下,那么届时可以重新讨价还价。这样,钢企起码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有所保护。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半年长协是极不明智的选择。除非市场会出现暴跌,否则用小幅下跌的市场情况根本无法说服矿企在下半年谈判中让步。而且如果市场行情上升,是否还要加钱呢?这等同于给自己下了套。在他看来,半年长协太折腾。“中钢协什么事也别干,就谈判去吧。”
有分析人士指出,半年长协虽然有点像鸡肋,但这个结果也说明谈判双方采取了“各让一步”的策略,既可以让中钢协“体面”结束战斗,也容易为三大矿企及日韩国家所接受。
长协机制即将裂变?
分析师胡凯认为,无论是半年还是一年,都没有什么必要。因为市场一旦发生大的变化,钢企大有可能就不会执行长协合同。“这是长协谈判机制出了问题。”胡凯表示,铁矿石也许应该与其他大宗商品一样走现货或指数定价。
事实上,在去年第四季度,钢铁市场大幅下跌,亚洲许多钢厂因而不予履约。这也导致了必和必拓与日韩钢企因去年的合约结转出现问题。
不过,徐向春表示,长协谈判虽然有其问题,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因此只能是多害相权取其轻。现货市场波动太大,对钢企生产极为不利。而指数定价更有问题,因为目前国际三大指数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中国在议价权上将可能失去话语权。指数定价受益最大的可能还是投行等金融机构。因此,轻易放弃长协机制是不明智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
虽然有钢企表示,在当前的钢价下,接受33%的降幅也可盈利,但业界对于钢价出现回调的担忧一直存在。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认为,现在钢铁外部需求依旧严峻,出口低迷态势在短期内显然无法改观。同时,内部需求也正面临传统淡季的考验,相关推动力在削弱,这都将成为后期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曾节胜指出,虽然今年铁矿石供大于求,而且中国是最大的需求国,但是铁矿石谈判终究是企业对企业的行为,中国虽有最大的市场,却没有相应最大的企业,所以造成谈判中议价能力的薄弱。
因此,提高国内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已经刻不容缓。
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利用3个周末考察河北钢铁集团、山东济钢以及山西太钢,提出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信部也再次发文强调,要推进钢铁企业的跨区域重组,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坚冰。据悉,《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条例》也即将在近期由工信部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