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府不久前提出的“2030年前能源战略”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该战略提到,今后,俄罗斯在提高煤炭使用量及其效益的同时,将进一步扩大煤炭出口。到2030年,俄煤出口要从现1亿吨左右,再增加6070万吨~9750万吨。鉴于欧洲客户的需求已经停滞,俄罗斯企业将目光转向需求仍在显著增长的太平洋地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增。去年,俄罗斯一跃成为第四大对华煤炭出口国,对华煤炭出口量达1180万吨,较2008年增长13倍多。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虽然我国煤炭年产量是俄罗斯的近10倍,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加强中俄煤炭合作是可行的,并且也应是互利互惠的。
俄罗斯能源消费重油气轻煤炭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五大采煤国。俄罗斯2008年煤炭产量约为中国产量的1/11,美国的1/4,印度的1/2。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整个国家生产力下降,对煤炭的需求减少。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俄煤炭的地位却远落后于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排在末尾。煤炭在俄燃料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为65%,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俄煤炭燃料被石油和天然气取代。目前,煤炭在俄能源结构的比例仅为12%~13%。
俄地下集中大约4万亿吨的煤炭预测资源量,大约占世界总资源量的30%。俄联邦所有主体都需要煤炭,可从事煤炭开采的只有26个联邦主体。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是俄主要采煤区。俄现正优先发展库兹巴斯含煤盆地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坎斯克-阿钦斯克含煤盆地。在乌拉尔、莫斯科近郊和顿涅茨克(东顿巴斯)含煤盆地的煤炭企业工作现处于衰减状态。
目前,俄有231个煤炭开采企业从事采煤生产活动。其中,138个储煤库和93个矿井,年生产能力为3.65亿吨。还有46个总生产能力为1.45亿吨的选煤厂在运营。
2008年,俄煤炭产量接近3.3亿吨,比2007年增产1230万吨。部门选煤厂的煤炭加工量为1.104亿吨(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3.2%)。从2008年底开始,俄的煤炭需求和价格有下降趋势。2009年,俄全年煤炭产量为3.00642亿吨,较上年减少8.6%,出口达9710万吨,同比增加了1.6%。
俄罗斯加大煤炭生产投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
目前,以俄每年大约产煤3亿吨计,其中,1.38亿吨的煤炭(包括从哈萨克斯坦埃基巴斯图兹煤矿运来的3000万吨的煤)都要供给热电站。大约1亿吨(或1/3)用于出口。俄冶金业需用本国的4000多万吨煤炭。还有5000多万吨要满足居民、建筑业和公用事业等需要。
俄煤炭工业部门基本上经历了1994~2007年间处于困难时期的结构调整。煤炭企业从计划经济亏损,转向市场经济盈利并在此基础上,同其他燃料能源部门一样,均取得了稳定保证国家能源需求的正面成果。近10年来,俄煤炭企业工作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大部分资产都转归为金融集团、冶金和煤炭能源控股公司所有。今天,俄煤炭工业已全部市场化,百分之百的煤炭开采企业实际已归私人所有。
在金融危机持续时期,国内外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以及目的在于为扩大这些市场的生产资本投入,依然是俄煤炭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决定因素。2009年11月,俄政府批准执行的《2030年俄能源战略》对煤炭工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任务:完成整个煤炭工业结构改造,保证部门从计划经济时的亏损,转向市场经济的盈利;关闭多余和无前景企业,实现新的煤炭高效生产,以降低煤炭生产费用,增加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生产事故;主要依靠自身资产及借贷资源(大约为投资总量的1/3)发展部门企业,国家将不再补贴煤炭工业;主要在库兹巴斯等有发展前景的含煤盆地恢复引进新采煤技术和生产能力;近5年内,部门年增采煤生产能力要超过8000万吨,选煤年增生产能力要超过4000万吨;增加选煤厂的加工煤炭数量,从8500万吨/年(30%)到1.27亿吨/年(40%);继续扩大煤炭出口。到2030年,俄煤出口要从现在的1亿吨左右,再增加6070万吨~9750万吨(60%以上)等。
未来10年中国煤炭需求将继续增长
2009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0.05亿吨,同比增长8.8%;煤炭进口1.2583亿吨(包含从俄进口的1178.457万吨),同比增了2.1倍。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进口量较出口量高出1亿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中国煤炭产量将达33亿吨。
未来中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煤炭生产、消费水平。然而,对煤炭的高度倚重也确实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电煤短缺在中国已是常见现象;粗放性的煤炭燃烧使用,产生严重煤烟型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煤炭生产、
消费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煤矿矿难频发等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认为,“要改变未来中国煤炭的走势,都希望少用煤,多用清洁的优质能源。但这种改变尚需时日,在看得见的未来10年里,煤炭需求仍将增长”。他提出的理由是:“目前,电煤消费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按中国2020年煤电装机9亿千瓦,机组年利用5000小时,供电煤耗每千瓦时320克标准煤计,年需电煤约为20亿吨。考虑到中国重工业化仍在发展,其他行业用煤需求仍较为旺盛,因此,若按电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60%计,到2020年,中国煤炭需求约为34亿吨左右,比目前增加约6亿吨。这样大的煤炭需求,进一步突出了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中俄煤炭合作前景可期
俄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大多有前景的煤田均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能力向国外扩大煤炭出口。在中国煤炭市场供应紧张之际,俄罗斯新增港口吞吐能力整装待发。俄罗斯远东地区三大煤炭港口年吞吐能力现已超过3000万吨,高于2007年的2200万吨。这三大港口分别是由KuzbassrazrezugolCoalCo.主要控股的东方港(Vostochny)、泊塞特港和SUEK旗下瓦尼诺港(Vanino)。虽然未来俄罗斯煤炭出口的增长速度尚不确定,但其在远东地区不断提升的基础设施水平无疑将对该国煤炭供应商的竞争实力构成支持,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的需求增长中获利。
加强中俄能源合作,适量引进俄的煤炭资源以补充中国高速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应该说是可行的。2009年,在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明确指出,双方将根据《中俄关于煤炭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支持双方企业在煤炭资源开发及加工转化、煤炭及煤机贸易与服务、煤炭设计等优先领域开展合作。2009年8月,为落实中俄两国政府已签署的能源合作备忘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会见了到访的俄能源部煤炭司司长阿列克谢耶夫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煤炭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探讨。
据参加此次会见的中方人士介绍,除煤炭贸易,中俄双方可在煤炭开采、投资和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具体内容包括:开展中俄两国煤炭行业发展课题研究,全面了解两国煤炭行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详细了解俄煤炭出口港口、铁路运输能力,煤炭种类、质量和价格等,探讨俄煤炭出口中国的可持续性。此外,双方可开展定期互访和培训方面的合作,成立中俄煤炭行业联合工作组等。
众所周知,煤炭同石油和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碳氢能源矿产资源。中俄两国煤炭合作除应在贸易方面加强互补外,也需要在合理利用煤炭方面下大功夫。中俄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双方在煤的液化、气化、净化使用和煤层气等方面也应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总之,有政府的支持和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应该说中俄煤炭合作是很有前景的。 (钢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