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2009年中国进口量已经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的52%,但始终没有获得相应的议价能力,在一年一度的谈判中接连败北。今年,三大矿商干脆不与中国谈判,而是用最后通牒的方式公布自定的价格。期间的涨价幅度,根据行情不同先后经历了15%、40%、80%再到100%的不断加码。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经过无数努力之后,中国最终还是无奈接受现实。4月28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承认,中国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处于不利局面,国内钢铁企业可以与三大矿山公司个别接触。这意味着中钢协主导的铁矿石谈判以失败告终。
不仅价格比去年上涨一倍左右,谈判试图达成两大目标也全部落空。这两个目标分别是:坚持长协、确定长协价的铁矿石企业必须以统一价格向中国企业供货。
更令人不安的是,澳大利亚政府日前对外宣称,将从2012年7月起开征高达40%的资源税,比原先征收的资源税提高了37%。成本上涨的压力最终转嫁到中国企业身上。
中国在铁矿石方面缺乏议价能力,首先是近年来全球铁矿石市场供应能力短缺,而世界三大矿山公司控制着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70%的市场份额。
罗冰生指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粗钢产量下降了21.47%,但中国粗钢产量却增长了13.5%,进口铁矿石也增长到了6.28亿吨,弥补了其他国家对铁矿石的需求下降。到了今年,不仅中国,全球主要产钢国的钢产量都大幅度增长。
垄断是否必然导致漫天要价?目前,全球大型民航飞机生产商只有波音和空客两家,但并没有出现铁矿石这样的情况。对此,罗冰生分析说:“三大矿山实行垄断价格,是由于三大矿上游金融资本控制,千方百计追求当前的最高利润,只考虑当前利益,而不考虑钢铁企业的发展,是不符合供需双方共赢的原则的。”
其次是中国钢铁业铁矿石依存海外度,去年达到了62%。依存度高是由于钢铁业盲目扩张,产能严重过剩和资源受制于人。
三是中国虽然是钢铁大国,但却不是强国,初级产品比例高,高精尖类比例低,因此对原料需求量就大。
其四是中国钢铁业行业集中度低,不同企业的多渠道进口价格不一,使得在主要的协议价格谈判过程中,不少中小钢铁企业依然以较高价格或者说较多需求量从现货市场、从印度等周边市场进口铁矿石,扰乱了价格秩序。而中小企业不断扩大的产能,也使得铁矿石巨头在谈判桌前更有了给中国企业开出高价的底气。
不过,业内人士预计,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可能在近年内逆转。经历了连续两年投资拉动影响,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将突破6亿吨。这个数字已经离中国钢材(4271,20.00,0.47%)消费饱和点很近了。不断增产的势头已经开始出现缓和迹象。
此外,中国钢铁企业多途径进口铁矿石的努力也会大幅度减轻与三大矿山谈判的压力。目前,中国进口铁矿石来源国已发展到了40多个国家;除澳大利亚、巴西等传统资源国家外,当前中国还在南非、蒙古、越南、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秘鲁、阿根廷等国的海外资源投资方面取得了进展。
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合作的海外铁矿资源量已达每年1.9亿吨。从中长期看必将破除长期笼罩在中国钢铁业上的资源垄断阴影。
另外,国内钢企加大了国内矿山的开采,今年一季度我国铁矿石产量2041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68%。国家正在考虑降低资源税,鼓励低品位矿山的开采与利用。 |